「野學」沒有教室,卻成為徐匯中學最熱門的一堂「課」;「野學」學員年齡層之廣令人驚訝,不只橫跨國、高中生,竟然還包括家長與老師。猜猜看,「徐匯野學」的老師是誰?答案是「大自然」。從組織上來看,「野學」只是一個LINE群組和臉書社團,成員近200名,卻在校園裡颳起「向自然學習」的狂風。紀錄徐匯野學創辦過程的新書「野學:探索,在路上」本月由木蘭文化出版,位於新北市的徐匯中學,是台灣唯一一所私立純男校,包括國中部與高中部,校園裡滿是精力充沛的青春少年。2013年,擔任國中班導師的熱血老師汪孝文,興起帶學生環島的念頭。他在臉書上曬少年時的環島照片,向班上學生下英雄帖:「台灣人要做的3件事:騎單車環島、登玉山、泳渡日月潭。」隔年寒假,10多位學生首度騎單車環島,一天就踩了150公里。雖然許多人掛病號,這11天長征1080公里的瘋狂事蹟,讓他們瞬間成了校園偶像,還被另一位老師當成「生命教育」課程到處分享,點燃了「野學」最原始的火種。單車環島後,許多學生都想參加類似的「少年風火輪」活動。有家長來「關說」、要汪孝文開放名額讓外班學生來參加。他說沒能力帶這麼多人、除非家長跳出來幫忙。沒想到馬上有家長挺身而出、更多老師相繼加入,形成「野學」的雛形。於是,「野學」把教室放進大自然,帶著學員攻頂玉山、泳渡日月潭、登上雪山主峰、到花蓮泛舟....... 一次次的冒險形成口碑,越來越多人加入「野學」。「野學」初期,家長參與的熱情高過孩子,不少學員是爸媽自做主張報名,孩子才勉強參加。經過調整,「野學」要求孩子想參加活動,必須自己索取報名表,並且有一周的時間跟爸媽討論。想通了以後則自己填表、報名、繳費,不再能讓爸媽代勞。「野學不是徐匯中學附屬旅行團,參加者不能呼來喚去提出自己的要求。」汪孝文強調,野學秉持「付出不營利、體驗非享受」,人人平均負擔旅費,彼此是夥伴。即使是父子母女,在「野學」裡也是夥伴關係。攻雪山時,張雲翔幫爸爸背大背包,張爸爸只管拄著登山杖往前走,其餘都由兒子打點,翻轉父子之間的照顧/被照顧關係。另一位許爸爸一心以為兒子會放棄攻頂、自己也能跟著撤退,沒想到孩子不放棄,帶著爸爸一起攻頂。現代父母工作忙碌,少有陪伴孩子的機會。「野學」不只帶大人小孩用雙腳行遍台灣,更建立親子在大自然中互相陪伴的美麗記憶。幾乎沒缺席任何一場「野學」活動的陳逸文表示,念書時忙著打工、沒時間到野外旅行,如今和孩子一起參加「野學」,彷彿彌補了學生時代的遺憾。

「野學」主張,讓孩子跳脫舒適圈,面對變化萬千的大自然。圖/木蘭文化提供

分享

「野學」主張,讓孩子跳脫舒適圈,面對變化萬千的大自然。圖為玉山攻頂。圖/木蘭文化提供

分享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anebruceeb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